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目前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也开启了强基计划试点工作,2022年共39所“一流大学”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具体名单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查询。
首先,大约3月底,高校公布招生简章。4月,考生进行网上报名。6月份,考生参加我省夏季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校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组织考核,在我省提前批录取前确定录取名单。
对于确认参加学校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将根据高校通报如实记入诚信档案。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我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具体的录取方式,考生须查看报考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章程。
我省集中录取期间不设强基计划志愿,考生需要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向高校直接报名,强基计划会在我省提前批录取开始之前完成录取,若考生被高校的强基计划录取,则不能再参与我省后续的录取。
考生可以同时报考,但强基计划与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测试时间可能存在时间冲突,且强基计划录取在本科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之前。
近日,学校发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1 年,北京大学全体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 11985 人,全校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29%。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合计 9704 人,校本部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45%。2021 年,校本部共有 5983 名非定向毕业生通过签约就业及其他录
在汶川地震14周年之际,5月12日,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可持续发展“5·12”高端学术论坛在望江校区明德楼举行。论坛上,香港赛马会执行总监谭志源表示,香港赛马会决定捐赠8150万元用于支持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发展建设。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香港赛马会执行总
一、招生程序1、填报志愿考生定向医学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9日—7月2日,填在提前批本科定向栏。未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公示资格的考生所报医学定向志愿视为无效志愿。2、招生录取定向医学专业在提前本科批次录取。培养院校定向招生计划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下20分以内,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