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库> 什么是“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者填报方式有什么差别?

什么是“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者填报方式有什么差别?

高考志愿填报对考生来说极为重要,因为它关乎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目前有很多人好奇什么是“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者填报方式有什么差别?为了解决大家的疑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指南和建议。


什么是“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

“专业+院校”志愿模式是指填报志愿时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每所学校下面可以选报若干个专业。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志愿。这种志愿模式适用于采用单个志愿投档的批次和高校。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的专业必须分别设置院校专业组。当然,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

“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填报方式有什么差别?

第一,志愿单位及其投档不同。“专业+院校”是一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投档也按一个个专业进行,考生一旦进档将直接锁定到这个专业;“院校专业组”则是由若干个专业(类)组成的院校专业组为单位,省考试院投档也是按专业组进行,考生进档后不能锁定专业,仍需要招生院校二次分拣(即专业录取)。

第二,是否服从调剂的区别。“专业+院校”无需服从调剂,只要选考科目、单科成绩、体检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没问题,高校将直接按进档专业录取考生;院校专业组进档后仍存在专业录取的分拣,考生必须服从专业调剂,才能防止被退档的风险。

第三,“专业+院校”投档的结果是一个专业一个分数线,院校专业组投档的结果是一个专业组一条分数线,按照“先进院长后选房子”的思路,考生只有达到院校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才能挑选这个专业组所包含的专业及专业类。

栏目:知识库 Tag: 高考报志愿 更新时间: 2024-06-14 13:56:13 编辑:丛旭飞

留言

  • 昵称:

  • 邮箱:

  • 当前暂无评论

    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