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中植入人工脊髓系统,通过智能优化调控与针对性康复训练,近日,一名车祸截瘫患者,成功实现一步一步向前行走。
该成果由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昌平实验室联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同完成。在团队的联合攻关下,人工脊髓系统在患者体内发挥神奇功效,实现了和患者的运动协同。从下肢无法运动到逐步恢复自主运动功能,再到实现自主站立、手持助行架自主行走,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就这样走进了现实。
脊髓损伤被称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难题”。该疾病部分或全部阻断大脑与外周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严重影响下行控制信号及上行感觉信号的编码和传输,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身体区域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几乎所有脊髓损伤患者都伴随着不可逆的四肢或双下肢截瘫,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和从事体力劳动。同时,住院治疗及后续的康复费用高达数百万元,为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
团队带头人、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路明介绍,人工脊髓项目团队基于脑起搏器的研究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准备,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昌平国家实验室的支持下,于2021年正式开展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试验,招募了第一位运动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下肢截瘫患者入组。通过在患者脊髓硬膜外植入高密度刺激电极阵列,并对脊髓区域与下肢和躯干运动相关的神经进行基于空间-时间编码的节律性序列刺激,重新构建运动指令,帮助患者恢复了对其下肢肌肉的部分控制,重建了患者的行走步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患者逐渐恢复自主站立与行走等运动功能。
近年来脊神经调控治疗脊髓损伤导致的截瘫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是工程科学、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融合结合解决临床挑战的一个标杆。
该名患者在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完成手术植入,后在康复医学科进行了康复训练。“就像电缆断裂后无法继续通信,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信号无法在大脑和外周神经之间正常传递。植入人工脊髓系统后,通过电刺激将患者发出的运动信号传递到损伤部位,发挥神经固有的环路功能,作用于患者本身并支撑他完成运动指令,从而实现运动的重建。”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表示。
“团队在确认患者进入康复平台期后进行了人工脊髓系统的植入,后续的脊髓神经调控和康复帮助患者重新建立了对损伤平面以下肌肉的适应性控制。患者先是恢复了简单的自主运动功能,之后在减重设备的辅助下实现自主站立和行走,现如今可以摆脱减重设备实现自主站立和手持助行架的自主行走。”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潘钰介绍道。
根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规定,2023年,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高校均可从上述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具备保送资格的考生应向有关高校或部门提出保送申请,提交高中学业水
1.综合分=总分(总成绩+加分分值)×70%+体育统考成绩×(750/100)×30%。2.表中空白处表示无出档考生。
重庆市2022年度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面试和体格检查于7月4日至7日,在陆军第958医院(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9号)进行。各区县(自治县)考生体格检查具体时间安排如下,请考生根据本人户籍所在地对应区县(自治县)按时参加,户籍所在地为重庆市以外的按学校所在地对应区县(自治县)按时参加。面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