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资讯> 南开大学在臭氧污染物的超低温治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南开大学在臭氧污染物的超低温治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王卫超教授课题组面向国家臭氧污染严峻形势以及“双碳”战略重大战略需求,首次在三元氧化物催化剂莫来石YMn2O5上实现无能耗超低温(-40 oC-室温)臭氧分解。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为目前新型大气污染物臭氧在超低温环境下的降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商业航空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介绍该工作的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将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从PM2.5转向VOCs和O3,开发零能耗分解O3的催化剂至关重要。目前广泛研究的催化材料无法满足极低温环境下(-40oC-室温)的催化需求。因此,设计满足国家“双碳”要求的复杂环境下零能耗分解臭氧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与科学价值。

研究表明,得益于莫来石独特的对称结构和表面适宜的Mn-O键结合强度,YMn2O5可以在极低的过渡态势垒(0.29 eV)下将臭氧高效分解为氧气,并能在高浓度(120 ppm)、高空速(600,000 mL·g-1·h-1)、超低温(-40oC-室温)、高湿度(RH=90%)环境下长时间(100h)保持稳定。

从2019年开始,基于莫来石催化材料,王卫超教授课题组布局了臭氧的零能耗分解方向。目前,团队已经实现了该材料的宏量制备,可满足各类工业应用需求。期待在“双碳”背景下,莫来石催化剂能够对目前大气污染物臭氧的降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栏目:高考资讯 Tag: 更新时间: 2022-09-01 17:09:59 编辑:Admin

留言

  • 昵称:

  • 邮箱:

  • 当前暂无评论

    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