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各高校往年的投档分是一个重要参考,但许多考生和家长都不知道投档分是什么意思,而且也不知道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有什么区别。为了解决大家的疑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指南和建议。
1.投档分数线:根据考生志愿填报的分布情况,按照志愿院校规定的比例确定向志愿高校投递考生电子档案的最低分数,这个分数就叫投档线,相对于院校来说又叫提档线,又称调档线、进档线。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录取分数线是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未必达到院校的提档线,如果达不到,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就参加不了该院校的录取。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2.录取分数线:即省控线、填报志愿的资格线,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计划、考生人数、成绩分布,按照一定比例所确定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
一般按批次划分,如提前批次、本科批次等。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不得填报志愿,高校也不得录取。分数线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最关注的内容。分数线直观地反映了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当年院校、专业录取考生层次的基本反映。
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都是在大学投档录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过了院校投档线不一定能被录取,但如果没达到院校投档线,连录取的机会都没有。
当高校的招生计划投档比例为1:1时,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是相同的。
例如:某高校计划招生理工类考生50人,招生投档比例为1:1,填报该高校志愿考生人数为70,那么计算机会将这70人按照分数高低排序,选择前50人进行投档,第50个考生的成绩即为院校投档分,但由于招生计划比例为1:1,就证明这50个成功投档的考生都会被该院校录取,因此最低录取线也是第50个考生的成绩,因此投档分和录取分相同。
当高校的招生计划投档比例不为1:1时,录取分数线≠投档分数线
例如:某招生投档比例为1:1.5,如果有考生因为不服从调剂、不符合专业要求或者是身体等原因被退档,此时录取分数线≠投档分数线。
因此各位考生在填报时,要仔细阅读高校的招生计划以及投档比例,按照自己分数来合理安排,并且选择服从调剂,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征集志愿的录取结果会在填报征集志愿后的一到两天内公布。由于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较短,通常只有一天,因此填报结束后,投档录取过程也非常迅速,大约需要一天时间。所以,征集志愿的录取结果一般在填报后的一到两天内就能知晓。关于征集志愿的具体公布时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它通常在每个批次的录取结束后与下
想要成为医生大学学什么专业好如果想要成为医生,大学时可以选择多个医学专业,这些专业各有特色,涵盖了医学的不同领域。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专业:1. 临床医学专业特点:这是最常见的医学专业,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外科学、内科学、病理学、诊断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及性病学、眼科学等多个学科。就业方
“稳一稳”是指在填报志愿时,选择那些往年录取分数线与自身成绩相当或略低的院校。这样的选择能够增加投档的几率,使得考生更稳妥地上这些院校。一般来说,“稳一稳”的范围是选择那些录取分数与自己成绩相平或低于自己成绩15分左右的院校,以确保有更大的几率被这类院校录取。“稳一稳”这部分的志愿,可以说是现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