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厦门大学2021届9112名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3.2%。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1% ,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9% ,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0%。
2021届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是协议和合同就业( 4905人,53.8% )境内升学( 1985人,21.8% )和灵活就业( 1026人, 11.2% )。
2021届厦门大学毕业生境内升学共198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8%。其中本科境内升学1696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7.2% ,硕士境内升学289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7.3%。
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到企业(包括其他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就业比例最高,
其中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到其他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分别为 50.0%、30.2%,
博士毕业生到高等教育单位就业比例最高,为 67.4%。
本科毕业生签约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3.0%),教育行业(11.0%),制造业(10.4%)。
硕士毕业生签约所涉行业较为广泛,从事较多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4.6%),以及金融业(14.2%)。
博士毕业生签约更趋集中,以教育行业(68.2%)为主。
主要流向厦门、深圳、福建(不含厦门)、浙江、上海等省市。
2021 届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 467 人,占签约人数的 8.9%;
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主要包括西部计划、选调生、三支一扶)285 人,其中本科 66 人,硕士 179 人,博士 40 人。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2023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及选考科目如下:
为了给2023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就业服务,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联合4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开展“筑梦青春成‘就’未来”主题活动。从即日起到今年底,4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在各自平台搭建分会场,预计提供各类北京地区就业岗位18.7万个。招聘单位包括国企、事业单位、外企
高校在招生录取中,有的采用了大类招生的模式。那么,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是如何进行专业分流的? 大类招生即按学科大类招生,高校通常会把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以后,先进行一到两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专业分流,进入大类中的某一细分专业。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