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库> 高考报志愿的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特点

高考报志愿的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特点

强基计划是什么

定义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主要目的是选拔和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目标领域

关键领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

人文社科:关注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招生专业

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高校特色: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的特点

1. 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

取消竞赛证书:不再以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而是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2. 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入围学生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

综合评价: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的评价。

高考成绩占比: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强基计划的优势

受到国家和高校的重视

福利待遇:教育部规定,无论是大学各类奖学金、还是保研推荐名额等福利待遇,高校都应当优先考虑强基计划学生。

培养模式:强基计划院校会对学生实行小班制、导师制、本硕博衔接式培养,体现国家对强基计划学生的重视。

前程无忧

科研方向:国家为强基计划学生安排的道路是科研精英方向,这批学生未来将从事各类科研机构,为国家科研事业做贡献。

公平公正公开

考核过程:强基计划高校考核过程实行全程录像录音,拥有完善的监督举报机制,全程公开透明。

强基计划的缺点

专业较为冷门

基础学科: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专业是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这些专业通常被认为是冷门专业,就业难、找工作难几乎是它们的代名词。

转专业限制:通过强基计划入学的考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因此,考生入学后发现自己不喜欢所在专业,很难有其他选择,要么硬着头皮读四年,要么回到高中复读。

就业福利待遇

福利对比:在高校流传着一句“理学穷,工学富”。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均是基础学科,且培养方向也都是科研方向。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福利待遇可能比不上计算机、通信工程等热门专业。

总结

强基计划是为了培养国家亟需的基础学科人才而设立的招生改革试点。它在选拔和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高考成绩,具有明显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然而,由于专业较为冷门和就业福利待遇的局限性,考生在报考前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栏目:知识库 Tag: 高考报志愿 更新时间: 2024-11-13 09:28:45 编辑:poxiaohai

留言

  • 昵称:

  • 邮箱:

  • 当前暂无评论

    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