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强基计划是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具体来说,是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也可以理解为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试点。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与选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招生定位
培养目标: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重点领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招生专业: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动态调整: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培养方向:强基计划专门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目的是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重点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好处
考生有更多的机会
成绩为核心:强基计划以考生的高考成绩为核心,学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学校的综合考核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比例整合成考生的最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样,即使高考分数比其他考生低几十分的考生也能获得同样的竞争机会。
更加公平及公正
重视高考成绩:往年自主招生看重的是考生所获得的各种竞赛证书,而强基计划则更看重高考成绩与综合成绩的结合。考生的奥赛证书仅作为破格录取的条件,最终还是以考生的分数为主。如果前面分数高的考生已经占满了录取名额,即使拥有奥赛证书也没有用。此外,科协还会公示获得强基计划的考生名单供录取学校查询。
教学质量更高
优质师资:自2020年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的考生会被集中在一个班级学习,高校会派出优质的师资队伍进行教学,确保考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坏处
入围分数线较高
分数线:分数线是广大学子与家长们所关心的问题。根据往年各院校的入围分数线,可以看出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可能比统招分数线还要高。低分进名校的想法在强基计划中很难实现。
专业选择有限
基础学科:强基计划招生专业限定为基础学科,大多数招生专业都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学科和文史哲等方面学科。这些学科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学习难度较大,内容繁杂且理论性强。特别是文史哲等学科,被认为是冷门学科,未来就业可能面临长期坐冷板凳的情况。
不能转专业
转专业限制:根据往年强基计划39所高校的招生简章,明确规定本科期间不可转专业。因此,广大学子在选择专业时需要更加慎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
总之,强基计划为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但也要求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加慎重,确保自己能够适应和受益于这一特殊的培养模式。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填报时间概述: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3天左右开始,即考试结束后约20天左右。具体每个省份的填报时间可能有所不同,相差几天。省份差异:不同省份有不同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因此考生需要时刻关注本省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因时间原因耽误志愿的报考。批次划分:高考志
适合女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包括口腔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法学、护理学、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电子商务和会计学。此外,研究型专业如经济学、教育学、金融学和考古学,以及工具型专业如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等也是不错的选择。1、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女性通常具备较好
高考批次线是什么高考批次线是指根据当年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分批次划定的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这个分数线对于考生能否被高校录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用:确保合理录取:批次线是为了确保各批次高校能够按照招生计划合理录取考生,避免出现招生名额浪费或不足的情况。分批次录取:它将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