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分区(指考生报名所在区)投放计划,同一高校不同区、专业之间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不得互调;“农村专项计划”只招收户籍和学籍均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燕山、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经开区)的农业户口考生。从2023年招生起,往年被“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农村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相应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二、因升学原因将户口迁入我市集体户口的毕业生,在限定范围内报考:体育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不参加全市统一志愿填报;艺术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填报艺术类专业。其他情况不得报考。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填报专科批次志愿或高职单考单招的志愿,不参加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
四、已被保送生招生、高职自主招生、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等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志愿填报。
五、考生要严格按照《北京市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报志愿。在填报之前,要仔细参阅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院校的具体要求,结合个人的相关成绩、身体情况选报志愿。如:填报本科院校专业组须符合相应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艺术体育类专业要符合相关的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要求;填报军事院校、公安院校、武警部队院校等本科提前批录取的专业,须按时参加面试、体检等工作;填报统考专科志愿时须确认本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和成绩符合专业要求等。
六、考生登录志愿填报系统的密码为高考报名时登录报名系统所用的密码。考生可在志愿填报系统开通的各个时段修改密码。考生须妥善保管志愿填报系统登录密码,切记不要泄露。如考生忘记密码,请按网页提示找回密码或者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本人所属报名单位申请重置密码。
七、考生须在志愿填报时间截止之前完成信息提交,逾期不予补报。考生志愿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志愿填报时间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
12月23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颁布的《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条例规定,流动人口在南京居住7日以上应办理居住登记,居住6个月以上可申领居住证,并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截至今年底,南京全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已达375万人,占比超1/3,流动人
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普通批次第一次征求志愿已完成录取。考生可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查询本科普通批次第一次征求志愿录取结果。根据高招录取日程安排,本科普通批次第二次征求志愿将于8月20日上午10:00至晚上22:00、21日上午7:00至10:00
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高校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体科字〔2023〕17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办学实际,为做好2024年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工作,特制定本简章。一、招生计划及专业招生计划:10人,实际录取人数可视生源情况进行调整。招生项目:游泳、田径、排球、足球、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