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1年12月7日中午12时12分,“宝酝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宝酝号”卫星作为“天算星座”的先导技术试验卫星(简称先导星),由天仪研究院研制,主要搭载了北京邮电大学牵头,联合华为云、中国移动研究院、北京大学研制的卫星智能服务与计算平台载荷。该先导星将为“天算星座”中的计算与通信软件平台开展先导技术试验验证,包括5G软基站与轻量级5G核心网系统的在轨部署、基于认知服务架构的星载6G核心网系统部署、基于KubeEdge+Sedna边缘计算的智能基座部署、UPF软件模块星载部署、数联网DOIP协议星载验证等在轨试验。上述试验验证将为构建开放开源的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平台奠定技术基础,并为我国构建智能化的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6G网络等提供技术支撑。
另外,由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天仪研究院,在该卫星上首次应用了高性能计算模块,以提升卫星平台在轨重构和应用扩展能力,助力该卫星具备全球首次星上云原生与边缘计算能力,并进行包括全球首次5G软基站在轨部署、全球首个卫星数联网试验节点、全球首个5G软基站与轻量级5G核心网的星内互联互通、全球首个基于分布式认知服务化架构的6G核心网系统等多项在轨试验验证。
该先导星的成功发射,是“天算星座”建设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面向国家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立足产学研用、坚持开放开源、争创国际领先、服务人类社会,由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尚广教授团队发起的“天算星座”,是北邮与天仪研究院共建的一个开放开源的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平台。
据了解,“天算星座”首颗卫星计划于2022年6月发射。建成后,“天算星座”或将成为我国卫星领域的一支重要影响力量。
此次先导星的成功发射,是北邮科研团队在2021年8月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星载5G核心网系统在轨部署测试后的又一重要进展,是北邮人科研力量的又一次重要展现。研制期间,北邮人连续克服了地面筛选测试、机电热改造、单机测试、载荷联试、整星试验、疫情影响等困难,顺利完成临时集成测试任务。
12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在京发布《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报告显示,高校科研活动与产业需求的密切联系,有利于促进创新主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产品与服务,创造丰富的社会经济价值。根据《报告》,2011年至2021年,中国有10个学科产出论文的比例超过世界
一、填报时间7月22日8:00时—7月24日18:00时。二、填报批次本段填报第二批本科(A、B类)文史类、理工类及艺术、体育类院校志愿;高水平运动队(仅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合格的考生填报)、定向及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A类文史类、理工类院校,考生可填报8
为适应全省普通高中教材使用情况的变化,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家编制《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试卷结构(2022年发布)》,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从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开始实施。一起来看看吧!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命题的总要求: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