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是出自《论衡·卷二十七·定贤篇》中的一句话,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王充。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的上一句是:和歌与听言,同一实也。
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
曲子高妙,不是人人都能和唱;说出真相,不是人人都能相信。
翻译含义2:
人人注重事实,但不是人人都能相信事实,或出于疑心,或由于偏见,有不少的人虽然听到事实真相,却并不相信。
翻译含义3: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才华和智慧是无法完全展现和理解的,言辞也不能被所有人都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不同的观点,所以不能对他人的才能和言辞盲目地全盘接受或评判。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出自《论衡·卷二十七·定贤篇》原文节选如下:
《论衡·卷二十七·定贤篇》
【作者】王充【朝代】东汉时期
孔子称少正卯之恶曰:“言非而博,顺非而泽。”内非而外以才能饬之,众不能见则以为贤。夫内非外饬是,世以为贤,则夫内是外无以自表者,众亦以为不肖矣。是非乱而不治,圣人独知之。人言行多若少正卯之类,贤者独识之。世有是非错缪之言,亦有审误纷乱之事,决错缪之言,定纷乱之事,唯贤圣之人为能任之。圣心明而不暗,贤心理而不乱。用明察非,非无不见;用理铨疑,疑无不定。与世殊指,虽言正是,终不晓见。何则?沉溺俗言之日久,不能自还以从实也。是故正是之言为众所非,离俗之礼为世所讥。管子曰;“君子言堂满堂,言室满室。”怪此之言,何以得满?如正是之言出,堂之人皆有正是之知,然後乃满。如非正是,人之乖刺异,安得为满?夫歌曲妙者,和者则寡;言得实者,然者则鲜。和歌与听言,同一实也。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鲁文公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顺祀,畔者五人。贯於俗者,则谓礼为非。晓礼者寡,则知是者希。君子言之,堂室安能满?夫人不谓之满,世则不得见口谈之实语,笔墨之余迹,陈在简筴之上,乃可得知。故孔子不王,作《春秋》以明意。案《春秋》虚文业,以知孔子能王之德。孔子,圣人也。有若孔子之业者,虽非孔子之才,斯亦贤者之实验也。夫贤与同轨而殊名,贤可得定,则圣可得论也。问:“周道不弊,孔子不作《春秋》。《春秋》之作,起周道弊也。如周道不弊,孔子不作者,未必无孔子之才,无所起也。夫如是,孔子之作《春秋》,未可以观圣;有若孔子之业者,未可知贤也。曰:周道弊,孔子起而作之,文义褒贬是非,得道理之实,无非僻之误,以故见孔子之贤,实也。夫无言,则察之以文;无文,则察之以言。设孔子不作,犹有遗言,言必有起,犹文之必有为也。观文之是非,不顾作之所起,世间为文者众矣,是非不分,然否不定,桓君山论之,可谓得实矣。论文以察实,则君山汉之贤人也。陈平未仕,割肉闾里,分均若一,能为丞相之验也。夫割肉与割文,同一实也。如君山得执汉平,用心与为论不殊指矣。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於《春秋》。然则桓君山〔不相〕,素丞相之迹,存於《新论》者也。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是出自《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朝时期的吴兢。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的下一句是: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恐长浇竞之风,不可令其自举。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了解他人是困难的事,了解自己也的确不容易。翻译含义2:指自知比知人更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是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的下一句是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翻译含义2:“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是出自《古风·蟾蜍薄太清》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代的李白。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的下一句是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蟾蜍吞食着瑶台上皎洁的月亮,天空一片昏暗,玉魄销蚀。翻译含义2:蟾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月亮的象征,尤其是与月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