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库>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下一句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

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翻译含义2:

“仁义礼智”是儒家崇尚的四种伦理道德,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仁爱同情之心,施行“仁”是容易的。

翻译含义3:

含义是对他人的痛苦和困境产生同情和怜悯的心,是仁爱之道的起点;对自己的错误和不当行为感到羞愧和惭愧的心,是道义之道的起点。它传达了一种对于情感和道德的重视和追求。意味着恻隐之心是仁爱的基础,它使我们能够关心他人的痛苦和需要,从而产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而羞恶之心是道义的基础,它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当行为,从而产生对道义的敬畏和追求。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节选如下: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作者】孟子【朝代】战国时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栏目:知识库 Tag: 名言名句 更新时间: 2024-01-15 15:20:29 编辑:poxiaohai

留言

  • 昵称:

  • 邮箱:

  • 当前暂无评论

    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