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11时14分,南京大学天格团队研发的"天宁星"(GRID-06B、GRID-08B)两颗伽马暴探测卫星载荷搭载于长光卫星MF02A04星、天仪研究院TY-28号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卫星状态良好,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南京大学在"天格计划"合作组中首次发射卫星载荷,四川大学合作参与了这两颗卫星载荷的研制工作。
"天宁星"卫星载荷,"天"寓意"天府",代指四川大学,"宁"寓意"江宁",代指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天格学生团队作为主力,以清华大学在"天格计划"合作组中开放共享的技术资料为基础,完成了卫星载荷的研制与标定工作。南京大学参与天格计划的骨干包括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学院等院系的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马永昶(天文)、陈国银(天文)、孙源泽(计算机)等同学2019-2022历任南京大学天格计划研究团队队长。
预期这两颗载荷将与此前已发射在轨的多颗天格载荷开展联合观测,对伽马射线暴、太阳活动和脉冲星等进行持续在轨观测与分析。
此前,"天格计划"在2021年12月发布了首批科学成果:GRID-02卫星载荷观测到首个宇宙伽马射线暴事例GRB 210121A,相关科学成果发表在期刊《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由南京大学天格团队与清华大学天格团队的同学合作完成了天格观测数据的处理和物理分析。这是"天格计划"首个正式发表的伽马暴科学观测结果,也是国际上同类纳卫星伽马暴探测项目中首例取得科学发现和论文发表的伽马暴事例。随着2022年GRID-03B、GRID-04的成功发射,"天格计划"合作组已经进入多星稳定科学观测的阶段,未来2-3年,将持续发射卫星载荷构建星座观测网络,并继续与GECAM引力波伽马暴科学卫星等开展深度合作和协同数据分析,期望在地面引力波探测器升级再次开机后,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观测结果。
"天格计划"由清华大学发起,是一个以本科生学生团队为主体的空间科学项目,也是一个理工学科交叉的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项目,以寻找与引力波、快速射电暴成协的伽马暴及其他高能天体物理瞬变源为主要科学目标。目前"天格计划"合作组已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共同参与合作。
南京大学"天格计划"在南大天文与空间学院学院及双创办公室,江苏省双创计划等支持下,持续探索"科教融合"的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
我省提前批本科征集志愿录取工作已顺利结束,共录取61人(军检院校33人,非军检院校21人,美术类统考合格7人)。特殊类型招生院校(综合评价)已开始投档录取,被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可于17日17点后查询录取结果。7月16日,省招生办进行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其他类别(含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
4月20日,教育部人事司在河海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杨桂山同志任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徐辉同志不再担任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江苏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杨桂山,1965年8月出生,研究生,理学博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简章已经发布,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按照相关要求办理高考报名手续,并于规定时间登录网站自行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准考证》。考试的具体防控要求是各位考生比较关心的问题,考动力小编下面介绍了最新的考试防控要求。一、考生要及时掌握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