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大学龚俊波团队与休斯敦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成功发现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该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诱发尿酸盐结石形成的晶体生长,有望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早期肾结石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引发血尿、肾绞痛,严重时可损伤肾脏功能,甚至诱发尿毒症。肾结石进入输尿管、尿道或膀胱会形成输尿管结石、尿结石或膀胱结石,给患者带来极大痛楚,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
肾结石是尿液中无机或有机盐类浓缩过饱和析出形成的晶体聚结体。结晶抑制剂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肾结石防治手段,其原理是通过“晶体-抑制剂界面相互作用”抑制晶体形成甚至溶解结石,从而阻断结石形成过程。传统结石抑制剂多来源于天然中草药或水果提取物,这些“天然抑制剂”分子不同于结石成分,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或保健食品摄入。天津大学结晶中心龚俊波教授团队与休斯敦大学Jeffrey Rimer教授课题组合作,首次发现了尿酸盐酮-烯醇互变异构体可成为一种高效的“伴生抑制剂”。这种新型抑制剂能在特定浓度下产生“自抑制”结晶现象,可以控制甚至完全阻止晶体生长,为尿酸盐结石预防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患者只需把尿酸浓度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就能长效抑制尿酸盐晶体生长,不再需要其他外来治疗药物抑制肾结石的形成。尽管目前实现这种治疗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研发,但这项发现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医疗价值。
“药物有效性与它们在人体中的溶解速率密切相关。通过这项研究,我们还找到了当互变异构体作为缺陷被纳入药物晶体内部时,会对其溶解速率产生显著影响这一重要规律。”据该成果论文第一作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汤伟伟讲师介绍,“这不仅是学界在肾结石病理性结晶机理与调控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还可为高端药物晶体质量控制和工业结晶过程开发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2023年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发布,6月27日—6月30日填报志愿。6月13—16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将组织志愿填报网上咨询活动,考生和家长可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指定网站进行咨询。
近日,眉山市人民政府官网公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一期及其配套保障工程选址方案》。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一期选址于眉山市岷东新区岷东大道以东、岷黑快速通道以南区域,面积690341平方米(容积率≥0.5、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并配套建设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一期校区西侧市政道路,扩建岷东污水处理厂。
据悉海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高考)于6月7日—10日举行。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我省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现将高考期间疫情防控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考生应切实增强疫情防控意识,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