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10时整,广州文冲码头,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抵达广州母港。
本航次是“中山大学极地”号经过科考船改造之后,在海冰地区的“首秀”,成功验证了极地号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成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极地号1月17日从南海之滨的广州出发,穿越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四大海区,单程1500海里,检验了极地号长距离航行和运行性能,途中经历狂风巨浪,1月24日在成山头海域遭遇4.5米巨浪,于1月25日凌晨抵达渤海辽东湾冰区。
本航次恰逢今冬最强的北极寒潮,我国大部地区显著降温,渤海海冰面积创近年新高,空气温度也达到了将近零下20摄氏度。极度严寒和严重冰情为极地号提供了类极地试验环境。
“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有冰海域,我们选择在渤海地区试航就是为了检验极地号的破冰能力以及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行工况。结合渤海湾的气候特点和精准的短期天气预报,经过综合研判,我们最终选定1月17日起航出发,赶渤海湾最低温且海冰最重的时间段开展试航。”本航次首席科学家程晓教授介绍。
1月24日的巨浪和暴风雪,叠加着低温,让极地号外表冻上了厚厚一层冰,就似披上了银色铠甲。在卫星影像的指引下,极地号向着海冰最重的海区进发。辽东湾的海冰在船艏的碾压下发出清脆的破碎声,极地号在北国海疆划上一道道靓丽的弧线,极为震撼。
1月25日,渤海辽东湾海冰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外缘线达56海里,最大冰厚超过35公分,许多船只被冻在突如其来的海冰里动弹不得,而这对于最大破冰能力可达2.2米的极地号来说正是试验的好时机。科考队员根据卫星影像的指引,身披银甲的极地号往海冰最严重的冰区进发。
极地号冰区试航中,为了获取海冰和大气环境信息,多套船载观测设备还对海冰范围、厚度、冰面温度、大气压、风速风向、湿度、能见度等做了同步观测。
黑龙江省2022年普通高校艺术类省级统考合格分数线(校考资格线)如下: 1.舞蹈学类:190分 2.音乐学类:75分 3.戏剧与影视学类:120分 4.书法学专业:120分 5.美术与设计学类:180分(其中两科不得低于60分)
经研究确定,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分数线为205分,不分文、理,不分本、专科。
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应当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相关规定并取得当年高考资格,同时应具备下列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立志为捍卫国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