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陈耀星教授团队近日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发表了题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介导褪黑激素对睡眠剥夺诱导认知障碍的神经保护作用”(Gut microbiota-derived metabolites medi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melatonin in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sleep depr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探究了褪黑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为防治睡眠不足导致认知障碍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来说,睡眠是无法割舍的基本生理活动。然而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睡眠缺失现象。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存在睡眠不足的人数超过总人口的33%。在中国,38.2%的成年人罹患失眠症,超过3亿人罹患睡眠障碍。在动物饲养方面,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多数饲养者会采取长时间光照制度或限位栏饲养模式,这些不当的饲养方式导致动物很难维持正常的睡眠状态,进一步对动物造成较大的级联伤害,比如精神沉郁、消化道炎症和神经系统损伤等。普遍认为,认知功能障碍是睡眠剥夺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之一。然而,睡眠剥夺导致机体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肠道菌群也被称为第二大脑,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能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大脑稳态。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活动能够对机体的脑功能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团队前期也在睡眠剥夺小鼠上观察到肠道菌群紊乱和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现象。褪黑激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主要激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的特性,最近研究也发现褪黑激素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虽然我们之前已经发现褪黑激素能够改善睡眠剥夺小鼠的认知障碍和肠道炎症,但肠脑轴是否在其中具有介导作用尚不清楚,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通过建立粪菌移植实验、气单胞菌Aeromonas定植实验和LPS或丁酸补充实验,评估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褪黑激素改善睡眠剥夺小鼠认知损伤中的介导作用。研究发现睡眠剥夺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给正常小鼠后导致其海马小胶质细胞过渡激活,神经元凋亡和认知功能的下降,并伴随着结肠肠道菌群的紊乱,具体表现为气单胞菌Aeromonas和LPS水平的升高,毛螺菌Lachnospiraceae_NK4A136和丁酸水平的降低。而接受褪黑激素治疗的睡眠剥夺小鼠的粪便菌群并不会给正常小鼠带来上述损伤。进一步实验发现气单胞菌Aeromonas定植小鼠和LPS处理小鼠均表现出海马炎症水平增加和认知功能障碍,其损伤与睡眠剥夺小鼠类似。然而补充褪黑激素后逆转上述变化,同时伴随着气单胞菌Aeromonas和LPS水平的降低。此外,我们也发现给睡眠剥夺小鼠补充丁酸也可以恢复炎症反应和认知障碍。在体外试验中我们也发现LPS的添加引起了BV2细胞的炎症反应,丁酸盐的补充通过TLR4/NF-κB和MCT1/HDAC3信号通路改善了这一反应。
该研究重点阐释了褪黑激素改善睡眠剥夺诱导机体认知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成果帮助人们认识到动物饲养过程中保持高质量睡眠状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改善和提高畜禽饲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人类医学领域,也为褪黑激素改善失眠状态下认知损伤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据悉2023年天津高考科目设置语文、数学、外语共3门。等级性考试科 目设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共6门, 由考生自主选择其中3门参加考试。高考总成绩满分值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各科目成绩均以原始分数的方式呈现,语文、数学、外语科目 成绩满分均为1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通知书和美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统考准考证打印功能已开放。考生可登录高考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考生服务平台(gk.jseea.cn)自助下载、打印,系统每日开放时间为:8:30-22:00。有关说明如下:一、艺术类专业考试通知书考生登录服务平台,点击首页“
9月15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时说:教育部持续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