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推进大会上,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与现场参会的高洁院士、谢和平院士、魏于全院士、张兴栋院士、石碧院士、贺克斌院士、江松院士、王琪院士、许唯临院士和学校杰出教授曹顺庆、钟本和、詹石窗、霍巍共同为两个新学院揭牌,全面推动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工科建设。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致辞祝贺。在随后的新工科建设高端论坛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原主任柴天佑院士、国际认知科学联合会原主席陈霖院士、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和谢和平院士先后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碳中和技术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新成立的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由郝吉明院士担任名誉院长,石碧院士担任学院院长,谢和平院士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院将重点围绕碳中和技术创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碳中和未来技术领域,突破碳中和关键技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水平的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为我国碳中和事业发展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学院以院士为引领的国家级人才队伍为基础,着力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碳中和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重点依托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能源与低碳研究院两大科研平台,充分汇聚和发挥我校环境、材料、轻工、水利、电气、生态学、化工等相关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特色和优势,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我国碳中和事业做出川大贡献。
新成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由知名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柴天佑院士、陈霖院士、戴琼海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江松院士担任建设咨询专家,吕建成教授担任学院院长,同时章毅教授担任新成立的智能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学院将重点聚焦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在学校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础上,以计算机学院为支撑,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主攻方向,充分汇聚和发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交叉复合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产出重大研究成果,快速推动学校在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应用突破发展。
7月8日—22日体育艺术类本科院校7月8日—12日文史、理工类提前批本科院校7月13日—16日文史、理工类国家专项计划7月17日-19日文史、理工类地方专项计划、特殊类型招生本科院校(含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招生)7月20日—25日文史、理工类第一批本科院校(含少数民族
贵州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在各高校的积极配合下,共有2217所高校在我省招生,41.04万余名考生圆梦大学。其中,普通文理科录取考生26.8万人,体育类录取考生0.55万人,艺术类录取考生1.88万人;高职分类考试录取高中考生4.42万人,录取中职考生71789人,录取六类人员
上海高考总分660分,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2023年上海高考总分上海高考总分660分,上海高考改革方案是指上海市发布的一份高考改革方案。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除语数外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