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将于6月7日至10日进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请考生认真阅读以下疫情防控须知并严格遵守。
一、考生须按要求继续做好考前健康监测,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并如实报告监测情况。如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应立即向学校(报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考生所在社区出现或解除封管控等情况,须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名单位)报告。
二、考生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应遵守北京市和所在区疫情防控规定和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区流动和聚集,不到人员密集和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考前及考试期间保持学校(单位)、家庭两点一线。
三、考生须于考前1天(6月6日),按所在学校(报名单位)要求提交健康码、行程码和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考生赴考途中应做好安全防疫工作,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下车后做好手部卫生。考试期间送考家长不得在考点门口、周边聚集。
五、考生进入考点时须佩戴口罩,持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考点校要求保持安全距离,接受体温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考点。对于不合格的(体温≥37.3℃),可适当休息后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经考点校研判,视情况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
六、考生参加考试除进行身份核验时要全程佩戴口罩。考试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向监考员报告,并配合考点医护人员进行诊断。
七、考试结束,考生要按照监考员的指令有序、错峰离开考场,全程佩戴口罩,不得拥挤交谈,保持安全距离,要服从考点校工作人员引导,不得在考点校内逗留。
八、6月7日、8日下午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参加考点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
九、考前和考试期间,考生要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监测情况,对刻意隐瞒病情,不如实报告发热史、旅居史和接触史,以及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十、考生紧急联系人要在考前和考试期间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
1.初审 专家组将对符合要求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确定参营名单。 2.测试 文科营设综合测试环节,测试科目为:阅读与表达(中英文)、数学与逻辑、文科综合。 3.活动 文科营期间,参营学生将聆听多场专家学者报告,并参加相关活动。 4.评奖 根据营员的申请材料、笔试成绩及营内表现择优评
山西省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为292268人。其中,文科报考人数为111165人,理科报考人数为181103人,较去年相比减少4277人。今年,山西省高校招生将继续执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考试方案,实行“3+X”科目设置。“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其中综合科目满分
2021年12月14日,爱尔医疗集团总裁助理、校企合作总经理谌兵一行来到东北大学交流校企合作事宜。副校长孙雷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主楼1401室与来访客人举行座谈。双方就推进东北大学与爱尔眼科全面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孙雷表示,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建校近百年来,东大师生厚植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