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持续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增加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层次结构,让更多的江苏学子享受到优质高等教育。一是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近十年,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较快,由47%增长至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普通高校数由153所增至168所,数量居全国第一。招生规模稳步扩大,2012年至2021年,专科生由25.3万人增加到32.2万人,本科生由25.6万人增加到33万人,硕士生由4.1万人增加到8.5万人,博士生由0.5万人增加到1万人。
每年向社会输送的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且增幅较大,由2012年52.6万人增加到2021年60.1万人,十年总数累计556.9万人。二是本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十年来,江苏高校专业总数由2500个增加至4000余个,总体规模扩大了60%,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增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本科专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专业与产业契合度不断提高。三是学位授权体系持续完善。十年来,江苏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26个增至37个,增加了42%,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从871个增至1371个,增加了57%,授予单位和授权点总数均居全国第二。2021年新增6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交叉学科零的突破。目前,初步形成了覆盖所有学科门类、基本契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完善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体系。
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提质,“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
以“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持续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四大专项”,助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
一是聚焦高校创一流。全省16所高校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在全国率先启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已有17所省属高校列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二是聚焦学科创一流。48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三;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省高校共有80个学科进入A类,占全国总数的11.2%;全省34所高校214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14所高校29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均位列全国第二。
三是聚焦专业创一流。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目前江苏省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99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位居全国第二,25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
四是聚焦课程创一流。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46个,占全国总数10.7%,位居第二,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数均居全国第一。全面推进学校、专业、课程三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1门,数量居全国第二。
五是聚焦成果创一流。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63项,其中一等奖10项,占全国20%,获奖总数和质量位居全国首位。在近三届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中,江苏高校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占21.4%,位居全国第一。
六是聚焦平台创一流。近年来,积极培育特色学院和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3个,未来技术学院1个,以一流平台培养一流人才。
一、招生计划注:本科专业按学分收费,学费年均8800元。各专业招生计划将根据报考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终以各省考试院公布的计划为准。二、招考说明(一)山东省内我校在山东省内不组织校考,所有招生专业均使用省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对进档考生分专业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二)山东省外我校在山东省外
国家专项计划第3次征集志愿平行投档后,文史类贵州民族大学因合格生源不足,仍有剩余计划,现继续征集志愿。具体要求如下:一、国家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审核合格且分数达到549分的文史类未被录取考生,可根据附表公布的计划情况填报志愿,考生填报时请仔细查阅《贵州省2022年高考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和院校招生章程了
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全国2183所普通高校在我省共录取考生41.92万人。其中,普通文理科录取考生26.79万人,体育类录取考生0.57万人,艺术类录取考生1.92万人;高职分类考试录取考生12.63万人。录取期间,在教育部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教育厅直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