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当前,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受到大幅压减,非学科类培训问题开始凸显。教育部通过通报、约谈、调度、督办等方式,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分类明确主管部门。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分类明确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主管部门,初步理清了部门职责,形成了部门协同治理的工作机制。目前,北京市、天津市等约一半省份已出台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明确了审批登记流程。在标准中,对办学许可审批、场所面积、开办资金、消防及安全管理、师资配备等作出了明确要求,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切实把好“源头关”“入口关”。
2021年10月,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采用银行托管和风险保证金两种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不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预收费进行监管,风险保证金最低额度不得低于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总额。目前,各地普遍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预收费进行监管,据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各地已有9.5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达88%。
教育部表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类型多样,目前以市场定价为主,“双减”改革以来,教育部积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部署各地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排查整治工作,保持持续高压,杜绝培训恶意涨价和超时段收费。为进一步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价格监管,维护群众利益,2022年4月起,教育部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在北京市、上海市等10个城市持续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市场价格监测,从目前监测结果来看,全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同时,会同证监会等部门严防资本过度卷入校外培训,防止制造新的焦虑。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抓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认真研究吸收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加快出台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系统性文件,要求各地在明确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抓紧制定设置标准,严格审批登记。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常态化监管,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持续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完善价格监测,深入开展培训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重庆市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将于6月7日—9日进行,为了进一步畅通信访咨询渠道,切实维护好考生合法利益,确保考试招生的公开公平公正,现将全市招生考试机构高考期间咨询信访电话及工作时间公布如下:
今年我省体育类本科批仍有缺额计划须进行征求志愿。请考生在填报征求志愿时注意以下事项:1、未被录取的体育类考生可以填报相应科类的征求志愿。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体育类本科专业合格线,且高考总成绩在体育类本科批文考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的考生可填报第二次征求志愿。2、本次填报时间为7月1
北京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科提前批录取志愿征集工作于7月26日8:00—20:00进行。考生须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edu.cn,www.bjeea.cn)了解专科提前批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情况。参加本次志愿征集的院校共有20所,招生计划448人。其中艺术类专科志愿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