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是出自《说苑·敬慎》中的一句话,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刘向。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的下一句是: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人为不善者,天报以祸也。
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
当你得到好处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弊害;当你为成功感到高兴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失败。
翻译含义2:
此句体现了祸福相依的规律,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和成功时要有全面的思考,不要忽视潜在的负面影响。
翻译含义3:
含义是在追求利益和享受成功时,需要全面考虑可能的风险和失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它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求利益和成功,而是要有全面的思考和谨慎的行动,以确保自己的利益和成就能够持久和稳定。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出自《说苑·敬慎》原文节选如下:
《说苑·敬慎》
【作者】刘向【朝代】西汉时期
桓公曰:“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友绝。夫刚则不和,不和则不可用。是故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由不刚也。”
老子曰:“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人为不善者,天报以祸也。故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戒之,慎之!君子不务,何以备之?夫上知天、则不失时;下知地、则不失财。日夜慎之,则无灾害。”
曾子有疾,曾元抱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吾无颜氏之才,何以告汝?虽无能,君子务益。夫华多实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夫飞鸟以山为卑,而层巢其巅;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然所以得者饵也。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单快曰:“国有五寒,而冰冻不与焉;一曰政外,二曰女厉,三曰谋泄,四曰不敬卿士而国家败,五曰不能治内而务外;此五者一见,虽祠无福,除祸必得,致福则贷。”
孔子曰:“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亦不能杀也。”昔者殷王帝辛之时,爵生乌于城之隅,工人占之曰:“凡小以生巨,国家必祉,王名必倍。”帝辛喜爵之德,不治国家,亢暴无极,外寇乃至,遂亡殷国,此逆天之时,诡福反为祸至。殷王武丁之时,先王道缺,刑法弛,桑谷俱生于朝,七月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谷者,野物也;野物生于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此迎天时得祸反为福也。故妖孽者,天所以警天子诸侯也;恶梦者,所以警士大夫也。故妖孽不胜善政,恶梦不胜善行也;至治之极,祸反为福。故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是出自《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代的卢僎。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的下一句是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大路上,成行的树木郁郁葱葱,而朱红色的城墙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翻译含义2:“紫陌”指的是大路,而“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是出自《无题》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清代的吕霜。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的下一句是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一年一次的社日都忘记了,忽然看见庭前燕子翻飞。翻译含义2:作者忘记了“社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日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是出自《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强自取柱,柔自取束的下一句是: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强自取柱,柔自取束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意思是过于刚强,就容易折断;过于柔弱,是自我束缚。翻译含义2:这句话的意思是,刚强的人适合做柱石,柔弱的人适合做束缚。这是因为刚强的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