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库>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出自《左传·宣公·宣公二年》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下一句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

没有不犯错误的完人,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翻译含义2:

含义是每个人都会犯错,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然而,真正伟大的人是那些能够识别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承认并改正这些错误的人。通过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翻译含义3:

“过而能改”被孔子视作“仁”的一种内在要求,成为儒家道德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历代士人产生了深远的激励作用,成为流传千古的箴言。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宣公二年》原文节选如下:

《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作者】左丘明【朝代】春秋时期

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鬥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競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

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適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馀子亦为馀子,其庶子为公行。晋于是有公族、馀子、公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公许之。

栏目:知识库 Tag: 名言名句 更新时间: 2024-01-24 10:48:26 编辑:poxiaohai

留言

  • 昵称:

  • 邮箱:

  • 当前暂无评论

    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