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库>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是什么意思?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是什么意思?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是出自《荀子·大略》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子。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的下一句是: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

意思是滚动的球体掉进凹陷处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

翻译含义2:

意思是指流动的小丸子最终会停留在一个小盘子里,流传的谣言最终会被了解真相的人所制止。

翻译含义3:

不论是物质还是信息,都有一个自然的归宿。流动的小丸子最终会停下来,不再漂泊;流传的谣言最终会被真相揭露,不再蔓延。而这个归宿,取决于那些具备智慧和洞察力的人。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出自《荀子·大略》原文节选如下:

《荀子·大略》

【作者】荀子【朝代】战国时期

凡物有乘而来,乘其出者,是其反也。  

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  

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  

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可以不诚事也。故曰:“君子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辨察而操僻,勇果而无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栏目:知识库 Tag: 名言名句 , 荀子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14:26 编辑:poxiaohai

留言

  • 昵称:

  • 邮箱:

  • 当前暂无评论

    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