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库>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是什么意思?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是什么意思?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是出自《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的下一句是: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

意思是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翻译含义2:

含义是善行和正直的行为是无法被隐藏和掩盖的。就像声音无论大小都会传播开来一样,善行也会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而广为知晓。同样地,正直的行为无论多么隐秘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显露出来,因为它与个人的品质和价值观紧密相连。

翻译含义3:

含义是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还是私下生活中,都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准则。即使是微小的善行和正直的行为,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逐渐传播开来。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声誉和信誉,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我们的行为和品德之上的。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出自《荀子·劝学》原文节选如下:

《荀子·劝学》

【作者】荀子【朝代】战国时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栏目:知识库 Tag: 名言名句 , 荀子 更新时间: 2024-02-23 17:24:45 编辑:poxiaohai

留言

  • 昵称:

  • 邮箱:

  • 当前暂无评论

    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