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博之山,有象祠焉是出自《象祠记》中的一句话,作者是明代的王守仁。灵、博之山,有象祠焉的下一句是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灵鹫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庙。
翻译含义2:象祠,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根据古代传说,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
翻译含义3:象被舜所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君(其领地在今湖南道县北)。在传统观念中,象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唐代时,道州刺史就曾毁掉当地的象祠。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出处《象祠记》全文如下:
象祠记
【作者】王守仁【朝代】明代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是出自《惜黄花慢·菊》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宋代的吴文英。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的下一句是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粉靥”三句,以人拟菊。“萧娘”是唐宋人对女子的泛称。元稹诗:“揄挪陶令缘求酒,结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是出自《望岳三首·其三》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代的杜甫。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的下一句是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翻译含义2: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南岳衡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同时也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是出自《牡丹》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代的韩琮。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的下一句是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在桃花、杏花盛开时它从不与其争奇斗艳,等到叶密成帐时才慢慢开始绽放。翻译含义2:牡丹,天香国色,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