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当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后,并不会导致专业的乱分配。高校在进行专业调剂时,会依据一系列规则和标准来进行,确保调剂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以下是具体的情况说明:
收费考虑:报考正常收费专业的考生不会被调剂到高收费专业。
新高考省份(3+1+2模式,如福建)
对于采用“3+1+2”模式的新高考省份,如福建省,本科批志愿填报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的,组内可以填1-6个专业。这类省份的调剂规则如下:
专业组内调剂:调剂仅在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进行,即考生只会被调剂到自己填报的专业组内的其他未满额专业。
调剂条件:只有当考生自己填报的所有专业都无法满足时,才会出现调剂情况。
考生报考A高校的专业组1,其中有10个专业,考生填报了其中的6个并勾选了服从调剂。如果考生没有被这6个专业中的任何一个录取,将会在专业组1剩余的4个未招满的专业中进行调剂。
分数优先原则:在调剂过程中,优先考虑分数较高的考生。如果考生的成绩达到了学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同时该校还有其他未录满的专业,考生可能会被调剂到这些专业。
专业相近原则:学校会尽量将考生调剂到与其原报专业相近或相似的专业,以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兴趣匹配度。
省内调剂原则:调剂通常只在考生所在的省份内进行,不会跨省调剂。
专业类别原则:调剂时不会跨专业类别进行,例如理科生不会被调剂到文科专业,文科生也不会被调剂到艺术专业等。
招生计划原则:调剂必须严格遵守高校投放到某省份的招生名额和专业范围,不能随意更改招生计划。
考生在选择是否服从调剂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以及未来的学习方向,并了解目标院校的相关政策,比如转专业的机会和辅修第二专业的可能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的专业调剂结果。
专业名称后括号里的备注,一般是对该专业进行补充说明,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专业培养模式主要说明该专业在入校后的培养方向或侧重是什么,如某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指入校后以师范教育培养为主,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会加强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再如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指该专业采用中外合作办
高考没达到专科线想上大专有什么方法如果高考成绩低于专科线,但仍有上大专的愿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参加专科批次的征集志愿在高考专科批投档之后,一些招生计划没有录满的学校会进行征集志愿。这些学校中不乏会降分录取的情况,考生可以留意相关信息,争取找到适合的学校。不过,通常情况下,好学校和热
一般高考志愿每个批次的院校可以填4-6个平行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数量因地区而异,通常可以填报的志愿数量为112、96、80个。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一、高考一共能填多少个志愿志愿填报数量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