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党委副书记、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陆大䋮教授,因病于2023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陆大䋮教授 1928 年 3 月 16 日出生于江苏太仓城厢镇。1932 年至 1945 年先后就读于江苏太仓城中小学、江苏太仓中学和上海沪新中学(上海中学)。1946 年至1950 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49 年 7 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学生团支部组委,1950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 年 8 月毕业后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任助教并担任教师团支部书记;1952 年 8 月院系调整,调入清华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所任副科长;1956 年 7 月调入无线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原名),任讲师,电视教研组副主任;1961 年 3 月晋升为副教授(成为清华大学“108 将”之一);1958 年至 1966 年任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工程系原名)雷达教研组主任;1959 年至 1966 年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党委候补委员、校党委委员;1960年至 1966 年任副系主任;1958 年至 1966 年被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1959 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63 年参加全国科协学会工作会议及电子等六个学会学术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9 年赴四川绵阳,参加分校建设,1972 年至 1978 年担任绵阳分校党委副书记和革委会副主任;1979 年至 1987 年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副主任,其间兼任微波工程与天线教研组主任。1983 年 5 月晋升为教授;1988 年 12 月被聘为清华大学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并兼任无线电电子学及通讯工程分委员会主席;1992 年 10 月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 年退休。
陆大䋮教授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创建者之一,长期作为系核心领导成员,对电子工程系的学科及教学规划建设、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报到日期:2023级新生:2023-08-26.272023年专升本:2023-08-31至09-01正式行课:2023级新生:2023-09-13
分子间的π-堆积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生物大分子体系中,是影响和控制蛋白质折叠、DNA双螺旋结构、分子识别和自组装、DNA-药物相互作用等物理化学特征的关键因素。苯二聚体(C6H6)2是研究π-堆积作用的原型分子(图1d),在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近期,在复杂原
我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将于6月7日至10日进行。为确保每名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1.考生应加强自身健康防护,考前避免或减少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确需到公共场所时应注意科学佩戴口罩。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卫生,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