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是出自《咏牡丹》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宋代的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的下一句是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翻译含义2: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
翻译含义3: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出处《咏牡丹》全文如下:
咏牡丹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代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下一句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翻译含义2: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是出自《酒泉子·长忆观潮》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宋代的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的下一句是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我经常回忆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先恐后的向江上望去。翻译含义2: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是出自《卜算子·春情》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宋代的秦湛。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的下一句是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翻译含义2:“春透水波明”,以水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