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是出自《望月怀远》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代的张九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的下一句是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的意思是:
翻译含义1: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翻译含义2: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
翻译含义3:“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地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
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含义翻译供您参考!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出处《望月怀远》全文如下: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朝代】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是出自《梦李白二首·其二》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代的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的下一句是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天上浮云终日飞来飘去,远游的故人为何久久不至。翻译含义2: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是出自《听弹琴》中的一句话,作者是唐代的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下一句是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翻译含义2:七弦琴奏出清亮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是出自《古歌》中的一句话,作者是两汉的佚名。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的下一句是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的意思是:翻译含义1:呼啸的秋风让人无限忧愁,进也忧愁,退也忧愁。翻译含义2:读这首诗,容不得人情感上有所酝酿,劈头便为一派